针对教师们在论文写作中的困惑,教育学博士、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雄辉作了题为《做点研究、写点文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报告
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编委倪正松担任学术主持
“为什么要经常做点研究”“做点什么研究”“怎么在工作过程中做研究”“如何把成果表达出来”……7月26日,首届湖湘教师写作训练营开营第三天,请来的大咖是教育学博士、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雄辉。当天的主题围绕“论文写作”展开,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编委倪正松担任学术主持。
赵雄辉长期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他是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湖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兼任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湖南省创造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政策、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论、民办教育管理。主持过省部级教育科学课题14项,获得国家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11项,独立出版和主编出版过教育著作21本,发表过教育教学文章230篇。
作为著作等身的专家,赵雄辉既有写作的实战经验,更有评审的专业眼光。针对教师们在论文写作中的困惑,他作了题为《做点研究、写点文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报告,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
“为什么做研究会有利于教师成长呢?”赵雄辉反问到,“教师要做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教书,把书教得更快乐,更有味,为了享受职业幸福,实现学生和自己一起成长。”
做研究从那里入手,是让许多老师困惑所在。赵雄辉认为,一是应从课程理解方面找问题,要熟悉自己所教学科。二是从课堂教学方面找问题。三是从学校特色创建方面找问题。
一个作业本引发的全县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赵雄辉在实际调研后得出的改革样本。怎样在工作工程中做研究,有这样几种方式:可以试着做个调查或者访谈,调查和访谈可以用归纳法得出成果;亦或从文献中找答案,从别人的资料、结合经验推导出成果;还可以到现实中去试一试,从试验中获得成果;让经验提升成为原理、规律也是一种方法。
如何把成果表达出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可以从写教学反思开始,接着写成文章去发表。文章可以是基于实践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基于理论推导的。
来自祁阳的一位老师说,听后豁然开朗,知道如何找方向,如何下笔了。他也表示,自己将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能够在论文写作方面取得一点成绩。
江冬对文学类作品进行了点评
赖斯捷对新闻类作品进行了点评
陈敏华对学科类作品进行了点评
讲座过后,是此次湖湘教师写作训练营的参训作品研讨环节,将此次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青年作家、《初中生》副主编江冬对文学类作品进行了点评;《湖南教育》常务副主编赖斯捷对新闻类作品进行了点评;诗人、《湖南教育》副主编陈敏华对学科类作品进行了点评。
点评后,进行了颁奖仪式。在600多篇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4个。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党委委员吴新宇,编委倪正松、熊忠等为获奖代表颁奖。至此,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成立暨首届湖湘教师写作训练营正式闭幕。
(陆阳/文 袁庆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