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内容

当前位置:专题内容库 >> 审核内容

首届湖湘教师写作训练营第二天精彩不断

发布时间:2019-07-26 09:04:40 作者:

火爆的现场

  7月25日,首届湖湘教师写作训练营开营第二天,现场精彩不断、干货满满。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胡竹峰,高级记者、光明日报社领衔记者、驻湖南记者站原站长唐湘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别就如何开展散文写作、新闻写作进行了讲座。作家、株洲市教育局宣传专干王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化县教育局副局长廖双初,长沙市教育局宣统处处长、“长沙教育”微信公众号总编辑黄军山、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高级教师、中国儿童报社学生记者站站长方西河分享了自己写作的经验。

  上午的讲座和分享主要围绕“散文写作”展开,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党委委员吴新宇担任学术主持。下午则围绕“新闻写作”进行,《湖南教育》副主编陈文静担任学术主持。

胡竹峰认为写作是术与道的结合


胡竹峰与吴新宇进行了一场漫谈式的对话

  “我们这代人很幸运,赶上了写作最后的农耕时代。”上午,甫一开讲,胡竹峰就抛出了这个金句。胡竹峰出版有《空杯集》《墨团花册:胡竹峰散文自选集》《衣饭书》《豆绿与美人霁》《旧味》《不知味集》《闲饮茶》《民国的腔调》《雪天的书》《竹简精神》《茶书》等散文随笔集。曾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滇池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草原》文学奖,《中国文章》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日语、英语、俄语、意大利语对外交流。

  胡竹峰认为写作是术与道的结合。散文首先要入帖,要从模仿开始,文学从来不是凭空而来。如魏晋六朝文就有先秦影子。因此要多读书,要找到一个写作的坐标,再创新。写作者要知道自己是谁,再走出目己的路。其次,写作要有平常心,像吃饭、睡觉一样。写文章首要是通,文从字顺,以少胜多。写作要含蓄,不要一览无余,一泻千里。三是写作就是写人性。局部、细节要写好,要用细致、局部支撑文章,文章才有内容。四是写作要少写思想,多写细节,多写你的发现,这是文学的地基,是基本。很多人的文字装不下他的思想,因此要少谈思想,多呈现细节。从日记开始,素白、本色地去表达。

  胡竹峰与吴新宇还进行了一场漫谈式的对话。一是对道的理解,他们认为小我的痛苦很难形成大文章。文章的道体现在细节上。二是怎么写人,胡竹峰认为作者对要写的人要高看他、平视他、把玩他,才能写好。同时写文章要看大环境,要看当下的好文章,要如裁缝,要看行情,知道行情。三是关于散文的技术,胡竹峰认为散文技术要过关,散文像杂技一样,没有技术就没有散文。写作中俗语、成语要慎用,要向鲁迅学“花言巧语”,要向陈词滥调宣战。

唐湘岳老师以《教育新闻“重大典型”的写作技巧》为题作了报告

《湖南教育》副主编陈文静担任学术主持

  唐湘岳老师是笔耕不辍的新闻工作者。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湖南日报,1987年调入光明日报。他一直在新闻第一线工作,发表作品2000多篇,7次荣获中国新闻奖,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他是首批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首批中宣部、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特聘“千人计划”,被湖南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湖南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近年来,他探索融媒体报道,成效突出。经他独家或率先报道的刘真茂、胡昭程、夏雨田、石雪晖、何遥等许多人物成为了全国重大典型、全国道德模范。新闻代表作有:《新时代的活雷锋》《教育局长的好榜样》《举报人的命运》《不许用人质手段处理经济纠纷》《生命有限笑声永恒》等。著作有《听油菜花开的声音》《永不谢幕的笑声》等。

  “在省作协教师作家分会成立大会后,举行的这个教师写作训练营,我首先谈谈记者与作家的区别。”唐湘岳表示,首先,真实与虚构,是记者和作家写作最大的区别。真实是记者作品的生命。其次记者的新闻作品不能有过多的个人情绪表达,不能有过多的主观色彩,作家的作品完全是个人的表达,可以有自己的主观色彩,要用新鲜的语言表达。

  唐湘岳老师是一部“重大典型”的“挖掘机”。他以《教育新闻“重大典型”的写作技巧》为题作了报告。如何发现题材?重大典型的标准,一是要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要引人关注、动人心弦。二是要有独特性,故事性。怎样打造新闻精品?一是要挖掘很多感人的故事。感人的一定是细节,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也可以是一个数据。二是要将新闻与文学结合。比如意象、标题、小说式的结构。

王亚作分享

廖双初谈体会

黄军山谈新媒体写作技巧

方西河分享写作感受

  王亚从“文学的土壤”“写作后来是怎么开始的?”“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等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廖双初从“文学兴趣的萌动,需要偶像引领”“写作要享受这个过程,创作自己要感到快乐”等几个方面作了分享。黄军山结合“长沙教育”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作了《让文字更有力量——浅谈新媒体创作技巧》的分享。方西河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新闻写作方面体验和感受。

  (陆阳/文 袁庆国/图)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731-88258800(传真)

西院地址:长沙市望城区银星路二段599号老三栋(邮编:410219)

东院地址:长沙市开福区蔡锷北路485号(兴汉门)(邮编:410008)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