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回家,看到村里几乎低保户原来的泥土房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白墙蓝瓦的小平房。村路上,单身瘸腿老汉慢慢地清扫着垃圾,乐呵呵的,因为这种活并不累,而他却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工资。
乡亲们弄不清各级政府的具体政策,只说:“政府建的房子,政府给的事做。”
我的家乡是湖南湘西一个偏远的村庄,太偏了,以至于村民们经常以为自己已经被外界遗忘了。多年来,扶贫队伍来来去去,大家都习惯了,因为知道不会有什么变化,所以并不抱多大希望。
听惯了关怀的语言,见惯了镜头下的扶贫,第一次,这种落实到人的扶贫政策在眼前成了真,说不惊讶,是不可能的。
通过了解才知道,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短短三四年的时间,连我故乡那样的偏远村落都焕然一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确实令人激动。
我想,千百年来,农村人的希望从来都只是吃饱穿暖,有房可住,有事可做。但是,即使这简简单单的愿望,也是多少年都没有实现。
以至于其他国家总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只追求物质。谁说“过好日子”就不能算作信仰呢?
西方国家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是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孤陋寡闻的表现。部分中国人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这是对中华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们信仰五千年渊源绵长的历史文化,信仰忠孝仁义礼智信。我们信仰的,不仅仅有祖先留下的辉煌过去,还有自己创造的繁盛现在,和即将实现的伟大将来。
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是世界公认的,但这又使得外界认为我们信仰金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蛮干,它也有信仰,它的信仰就是人民。这种信仰不拔高不空洞,而是脚踏实地的。
中国共产党本就植根于人民,要人民当家做主,让人民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这正是它取得胜利的原因。正如潘维在《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序言《信仰人民》中写的那样:“群众组织起来了,才成为人民。有了人民,才有人民的权力和权利。有了人民的权力和权利,党的肌体才能不腐败,党才能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照看好百姓的利益而非仅仅少数人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中来的,服务于人民。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缸满院净”“为家家户户排忧解难”到真正实现“平均地权”再到今日的“精准扶贫”,共产党时时惦念每家每户的疾苦。从1981年到2016年,中国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6.52亿降至7017万人,5亿多人摆脱了贫困。这个数字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信任并不是停留在口头和表面的。
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人民奉献起来也毫无保留。人民坚决支持、拥护中国共产党,把“最后一块抹布,最后一碗米,最后一个儿子”交到共产党手里。
这份信任,是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的。中国共产党深知,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
正如每个人将各自的小梦完成,才能实现中国的大梦,每个人的小信仰也能完成中国的大信仰。比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信仰,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林则徐的信仰,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信仰,变得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当今每个中国人的信仰。只有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奋进,依照信仰塑造自己,才能完成祖国的大梦想和完善祖国的大信仰。作为人民的一份子,谁都不应该怀疑和放弃自己。
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继承中创新,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是,我相信,只要走一条永远团结人民、信仰人民、领导人民的路,中国终将会走出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