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内容库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专题内容库

周峰:以诚立天下

发布时间:2017-05-15 08:40:06 作者:

  2012年,有这样一条新闻,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江苏省扬州市扬大附中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的路上,不慎刮蹭到停在路边的一辆轿车。他在原地等了半个小时没等到车主,于是留下一张字条说明情况,并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字条内容是:尊敬的车主:我是扬大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放学的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条划痕和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

  事后,记者联系上徐砺寒,想了解他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他的回答很简单——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负责。徐砺寒也因此被网友称为“诚信中学生”。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之一,为社会注入了信心和力量。没有诚信,就没有使用一级大豆色拉油而且每天都换油,天天卖“良心油条”的刘洪安;没有诚信,就没有坚守对牺牲战友的一句承诺,供奉牺牲战友双亲34年从不间断的李元成;没有诚信,就没有从摆地摊的农家女到放心早餐掌门人的贺聪明……社会上正是有了这些“刘洪安”“李元成”和“贺聪明”式的人物,才让我们时刻感觉到,他们带给我们的正能量。把“诚信”写入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道德的基石、社会运行的基础,正是为了正本清源,补足人们缺失的精神之钙,真正树立起“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崇尚诚信,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诚信的时代价值。亚当·斯密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基础是道德。”今天,当我们由熟人社会走向了陌生人社会,当法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诚信既是社会交往中最好的名片,也是创业发展的无形财富。“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这不只是古训,更是当代市场经济的精髓所在。

  对公民来说,诚信是个人美德;对企业来说,诚信是黄金资产;对社会来说,诚信是公序良俗;对国家来说,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在全社会形成不能失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制度环境,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我们就能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信用根基,迎来一个相互信任与和谐共容的美好社会。

  古语有云:“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倡导“言必信,行必果”,讲诚实和守信用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在基因。社会诚信了,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都是建设者,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人人出力、个个尽责,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洗礼中,共同延续诚信血脉,推进诚信建设,合力托起一个诚实守信的诚信中国。

  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应该贯穿于每个人的内心,贯穿于各项社会活动,贯穿于各种经济活动。只有人人讲诚信、事事遵诚信,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731-88258800(传真)

西院地址:长沙市望城区银星路二段599号老三栋(邮编:410219)

东院地址:长沙市开福区蔡锷北路485号(兴汉门)(邮编:410008)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