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内容库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专题内容库

曾建民:中国梦是个什么梦?   

发布时间:2017-05-12 17:19:55 作者:

  梦,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熟悉但又好像很飘渺。梦伴随着我们成长,从小我们就在谈我们的梦想,我想当科学家、 我想当飞行员 、我想当医生…… 我们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梦。从我们现在的年龄来看,可能你会觉得有一些幼稚、好笑,但如果你仔细想想,如果没有梦想又哪来的未来呢。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老百姓的梦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话说得多么实在、具体、亲切。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全面阐释了激动人心的“中国梦”。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九次提到“中国梦”,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总书记的讲话长久地激荡在中华儿女的心房。

  “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三条包含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还包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国家富强是我们的最高追求,时下我国正逐步由发展中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迈进;民族振兴是我们的伟大梦想,我们已做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毫无愧色;人民幸福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包括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表达了人民心声,也体现了时代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实现中国梦,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自信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如果缺乏自信,一个民族就会在精神上“缺钙”,就会失去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会失去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中国梦的精神支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证,没有中华文化的精神动力,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梦。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

  历史和现实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不是一个孤立的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下完美交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命运休戚相关,各国成为“利益共同体”,更成为“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构想更加强调开放性与包容性,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带一路”会成为一条新世纪的文明之路、共赢之路、和平之路、和谐之路,是点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的宏伟理想!

  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是强烈而迫切的,从宏观角度有力解释了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不到40年的中国,却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进步。

  我们唯有不忘“中国梦”,我们才能真正站稳脚跟、放眼向前;我们唯有追求“中国梦”,我们才能真正扬眉吐气、只争朝夕;我们唯有实现“中国梦”,我们才能真正屹立世界、屹立民族之林。

  从古代到今日,从落后到先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这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着那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唯有紧紧拥抱“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国家好,民族好,小家才会好。你有梦,我有梦,每一个美好梦想的实现就寓意着大的“中国梦”正在实现。我们要把对中国梦的追求转化为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必须继续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脚踏实地,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731-88258800(传真)

西院地址:长沙市望城区银星路二段599号老三栋(邮编:410219)

东院地址:长沙市开福区蔡锷北路485号(兴汉门)(邮编:410008)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