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很火,其中塑造了祁同伟这样一个令人反思的角色。他工于心计、投机钻营,对上阿谀奉承,对下百般欺凌,着实是一位令人厌恶的角色形象。但是,曾经的他,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一个才华横溢的学生会主席,和很多出身寒门的穷小子一样他渴望出人头地。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他挣扎无果,最后堕落。攀附豪门的结果是玩火自焚。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现实中,千千万万的“祁同伟”对剧中的遭遇心有戚戚焉。甚至有评论认为,“祁同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祁同伟”们实现自己“中国梦”的道路上遍布荆棘:阶级固化,权利滥用导致寒门难出贵子。
当然,这种看衰和否定“中国梦”的论调不值得认真,我们应该警惕这种别有用心者的含沙射影。
那么,中国梦到底是个什么梦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对“中国梦”的具体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述是宏观方面的。从微观上来说,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阶层的人都有梦想。我们应该保障每个人拥有梦想的权利,每个个体的梦想汇聚在一起才是璀璨的“中国梦”。所以,我认为,中国梦和我们的大同世界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和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也是殊途同归。“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共产党员奋斗的目标。所以,“祁同伟”们堕落之前的梦想也应该得到呵护。当剧中祁同伟的过去一点一点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都惊讶的发现,似乎我们都没有足够的底气,去他进行一番批判。这也是普罗大众这么同情祁同伟的现实基础。
甚至可以这么说,相对于寒门子弟,家境殷实的人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想要同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更应该关注寒门子弟的梦想。
在遇到梁璐前,祁同伟的人生无疑是光彩的,他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甚至还有一份真挚的爱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保护自己的爱情,他在边远的山村呆了30年,他以命相搏,身中三枪。可是在权利的任性之下,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得到认可。在梁璐面前,祁同伟才知道,他以前的那些引以为傲的东西,在有些人眼里不值一提。
永远看不到回报的努力让人绝望,梦想的遥不可及让他选择了现实。他和魔鬼交换了灵魂,众目睽睽下的下跪彻底杀死了那个充满理想抱负的祁同伟。比起毒贩的那三颗子弹来的更恶毒,更致命。
为什么这么多人同情祁同伟,就是因为相比腐败,民众更害怕权力在合法的名义下不受控制。也更在意上升的通道是否通畅。
祁同伟好歹出卖了灵魂和尊严,还可以卖身上嫁。对于那些,想上嫁都没机会的,如果,靠自身的努力,即便拼了命也得不到应有的结果,那才真是可怕的一件事。
虽然,祁同伟咎由自取,但和许多人一样,我还是同情祁同伟。
因为,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
梦想在现实面前低头,人生因强势而屈服。
曾经年少无知,梦想仗剑走天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后来经历得多了,社会和现实将梦想和激情磨平。奋起过,抗争过,终究向生存和生活妥协。
这就是一个小人物的现实人生,祁同伟就是这样一个人。曾经大好男儿不屈服,为不公流血以命相争,但是终究螳臂当车。看透了之后他不再对抗而选择加入,并借力发展自己。
而这就能解释祁同伟为什么拼了命都要向上爬,他被毁过所以他想争取对自己更多的掌控。可以说他为了复仇,也可以说他功利。
这就是现实,就这样或多或少的经历,很多人或许都有过,而这是引起大家共鸣的原因。
大部分说祁同伟中了三枪后,还必须要坚持,必须要刚正不阿,即使再中三枪也要伟大,光明,正确的人。是无法做到对寒门子弟的感同身受,在这些人看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祁同伟”们最好永远安心于自己被嘲笑被唏嘘的命运,你们向上攀爬的努力最好变成可笑的徒劳。
这样的话,我们的“中国梦”是难以实现的。
没有纯粹的好人或坏人,所谓的“好”与“坏”并非与生俱来的标签,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浸染和改变了之前的生命底色,回头是岸的机会并不多,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一遍又一遍质疑或诠释着“生存还是毁灭”的人生命题。而梦想也不应该有贵贱之分,真正的文天祥和岳飞是少的,真正的钱谦益和秦桧也是少的,大部分的人都在左右摇摆,好的制度就是让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去做文天祥和岳飞,而坏的制度就是让人不得不做钱谦益和秦桧。
因此,“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对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制度的规范。
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既得利益者,我们应该有制度规范和监督,防止部分群体的腐化作恶。对落后群体来说,就应该加强对教育的重视。这是中低阶层上升的最快速也最公平的通道。
对制度的规范和对权利的监督,这是大家的共识。“贫富差距太大带来的被剥削感,权力不受监控带来的不公平感,社会保障不足带来的不安全感。”剧中台词深刻的讲出了现阶段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因此,党和国家才大力反腐。这一点我就不多置言。
我们更应该聊聊对教育的重视——知识改变命运。这在当前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急剧转型中国的背景下,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鼓舞一批又一批人通过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切实途径。
祁同伟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政法大学,才有了最初展现自己抱负,追逐自身梦想的阶梯。
社会因人而异发展不同存在不同的阶层是正常的事,但值得警惕和恐惧的是不同阶层之间通道闭塞无法流动,个人奋斗居然无助于改变人生轨迹。由此造成各阶层之间的割裂对立,社会丧失生机和活力,青年无法看到向上的希望。
早在2011年,一篇题为《春天已远:农村学生在大学里的比例浮沉》的报道在社会激起了强烈反响。报道说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至2011年,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仅为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占17%。“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成为我们心中难以掩饰的痛。
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大对教育的重视。让城与乡、富与穷、豪门与寒门的孩子,有比较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让弱势群体有通过教育改善个人乃至家庭命运的机会,这是以积极方式调整社会利益格局的最好路径之一。如果寒门的家长和孩子在现实中很难看到靠个人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索性走向自暴自弃,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这将使整个国家为教育不公平的后果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弱势群体。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乃至平等就业权。因此,这才有了教育部教育扶贫决定,高校对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自强计划”。我们欢迎更多对教育的重视,欢迎更多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倾斜。
只有有了规范的制度,并且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当家做主的地位,才不会让其他人的梦想被扼杀。只有加强对教育的重视,才会保障更多中下阶层人们做梦的权力,才会给予他们更多实现梦想的通道。也只有双管齐下,我们的“中国梦”才会越来越快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