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导刊》从2012年开始做“发现教室”主题刊,引导小学师生们开展探索性活动,进行创意表达。至今,刊物上已经展示、刊发了75个“发现教室”的主题创意活动。这一系列行动,不但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也引起了很多教育专家的关注。在《小学生导刊》第二届“发现论坛”之际,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雄辉如此评价“发现教室”主题活动。
赵雄辉: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好活动
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应当把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生活责任感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全过程,学校就应该经常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鼓励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动手动脑,丰富体验,成为小行动者,小探索者,小发现者,小创造者。
《小学生导刊》编辑部开展的“发现教室”主题探索活动,正是有效帮助一些学校做了这样很有意义的事情,指导学校创造了超越课堂的优质教育资源。他们从2012年开始策划并推动这个系列活动,三年多时间,已有130多所小学参与。刊物上发表了75个“发现教室”主题探索活动系列作品,这是很有分量的一项教育研究成果,值得广大学校参考借鉴。
从展示的案例来看,“发现教室”主题探索活动的内容选题涉及面广,非常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很具有吸引力。有亲近大自然的主题,如“绿野仙踪寻野菜”、“山的味道,水的味道”、“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古稻田里稻花香”;有考察家乡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活动,如“家乡的赶鸟节”、“探究家乡独特的美”、“将军之乡故事多”、“与‘西兰卡普’的亲密接触”、“文博小志愿者在行动”、“亲近皮影戏”;有动手动脑的科技活动,如“和太空种子一起成长”、 “走进‘童医医护站’”、“小发明的灵感从哪里来”;有充满创意和情趣的儿童美术教育,如“不一样的美术课”、“爱艺术,爱创造”、“音乐剧舞起来”;也有现代生活特色的教育主题,如“长沙地铁开通啦”、“离电视机远一点”、“爱绿色,爱健康”;有充满创意惊喜的学习活动,如“藏在生活中的数学”、“打开电影那扇窗”、“特别的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无论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还是成长在乡村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展示出来的故事和学生作品,都是那么好玩、有趣、有味道、有思考空间,令人难忘。
这些探究活动具有令人惊喜的丰富性、多样性,尤其让人高兴的是一些农村学校并没有因为条件简陋而被拒之门外,相反,《小学生导刊》特别重视吸纳农村小学参加主题探索活动。比如,炎陵县下村乡学校是一所山区村小,在刘显文校长的带领下,孩子们尝试拍摄微电影,自编自导自演拍了10多部反映自己生活的校园微电影。这一主题活动,让有些厌学的留守儿童对学习发生了兴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探索和创新。“发现教室”活动还搭起了城乡孩子的友情桥梁,怀化市宏宇小学五(2)班开展“和山区小伙伴手拉手”主题活动,在家长们的协助下,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走进山村,看到了山区同龄人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他们感到震惊,丰富了生活体验,这样的“发现教室”活动非常有意义。
实践证明,“发现教室”主题探索活动是成功的,深受学生欢迎。《小学生导刊》给学生创造了探索发现的平台和作品展示的舞台,激发了学生们的灵感和创意,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和无穷无尽的快乐,而且在后续的创作写作过程中,文字表达能力、绘画编排能力、手工制作能力、构思与创意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正如一位参与的老师在总结中写的体会:“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孩子们亲近山水亲近自然,让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得以拓展,让孩子们的生活情趣得以丰富,还能锻炼能力、锤炼意志力。孩子们通过体验之后写作更能写出真情实感,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发现教室”是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好活动。这样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赵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