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界桑植县的一个山沟沟里,有这样一所学校:校长、老师、卫门兼伙夫,一名教师全搞定;幼儿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间教室全兼容。它就是仅有7名学生的桑植县姚峰界小学。
2015年1月20日,湖南教育新闻网的记者继去年陪这里的孩子过年之后,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和孩子们交流、互动,了解他们这一年的成长,看望坚守在这里的王化安老师一家人。
7名学生当中,有4名是“老朋友“了。见到去年陪他们过年的记者编辑,老远便扑了过来,3名新入学的孩子,忽闪着眼睛远远地打量着。王化安老师说,去年在这里读书的13名孩子中,6个升入高年级去镇里读书了,还有三个转学了。孩子少了,校园愈发冷清了,但自己坚守教育的心却从未改变过!
"老朋友"来了,调皮的杨双把志愿者捐献的足球抱了出来。一场“疯狂的足球”是免不了了。很快,3个新来的孩子便和记者编辑“打成一片”了。
趁着黏糊劲儿,记者将孩子们带上车,领着他们去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天子山中心学校开展手拉手文化体验活动。
瑰伟的天子山下,天子山中心学校如明珠般释放着魅力。青瓦白墙,檐廊高翘,充满着浓郁的土家文化气息。多年来,学校把传承土家文化作为特色,把民间老艺人、传承人请进校园,精心传授。
姚峰界的留守儿童一走进校园,便被塑胶跑道给迷住了。他们跑着跳着,体验塑胶的柔韧与弹力。天子山中心学校的孩子们换上民族服装表演土家民乐。“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随后,小演员化身“小老师”,手把手地教。“小老师们”还挺严格,教完对“学生”进行考试。考试过关的发放由湖南教育新闻网精心准备的“爸爸去哪儿”益智玩具。
下午,难得的冬日暖阳。姚峰界的留守儿童在天子山中心学校的师生带领下,饱览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家乡的山山水水,地道的传统民族文化,让孩子们心底涌起共同的感慨:我为家乡自豪,我爱我的家乡!
(文/周大军 余孟孟 摄影/费晓勤)